随着我国迈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群急剧增多,而骨质疏松作为一种严重威胁。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加强对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有效防治,迫在眉睫!
来看看防治骨质疏松的误区你是不是也踩雷啦?
误区一: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
正解:实验证明,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等量骨头汤的钙含量。
对老人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预防骨质疏松,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坚持喝牛奶,不宜过多摄入浓茶和咖啡因。
误区二: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于补钙
正解:简单来讲,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的异常造成的即人体内破骨细胞影响大于成骨细胞,以及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形成速度。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患者应当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误区三: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特有的现象,与年轻人无关
正解:骨质疏松症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中钙的摄入少,体瘦,又不拒绝不良嗜好,这样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质量,就会使骨质疏松症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及早开始,在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骨峰值。
误区四: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
正解: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期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十分可惜的。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当接受正规治疗,预防骨折,提高生活质量。
误区五:靠自我感觉可以发现骨质疏松症
正解: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不会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不要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
高危人群无论有无症状,都应当定期去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您的骨密度变化。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当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综合治疗。
误区六: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宜静不宜动
正解: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体育锻炼对于防治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
另外,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出现骨质疏松,肌力也会减退,对骨骼的刺激进一步减少。这样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误区七:骨折手术后,骨骼就正常了
正解:发生骨折,往往意味着骨质疏松症已经十分严重。骨折手术只是针对局部病变进行治疗,而全身骨骼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未得到改变。因此,我们不但要积极治疗骨折,还需要客观评价自己的骨骼健康程度,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防止再次发生骨折。
应该怎么正确防治骨质疏松?
规律运动
运动可改善机体敏捷性、力量、姿势及平衡等,还有助于增加骨密度,以减少跌倒和骨折风险。每天1小时的户外运动和充足的日晒,能够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可以使骨骼更强壮。坚持参加合理的体育运动还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使得步态稳定和灵活,使老年人不容易摔跤。
均衡营养,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
奶类及其制品是钙的良好来源,建议每天至少保证250ml以上的牛奶。此外,蔬菜水果中富含钾、镁、铜、锌、维生素C和维生素K等有利于骨骼健康的营养素,对骨质疏松也具有预防作用。
绝经期妇女,每日还可吃些豆制品,大豆类食物不但含钙丰富,而目含有大豆异黄酮等,有利于钙质吸收利用且不含胆周醇,可在控制脂肪摄入的同时获得充足的钙质,如果从食物中摄入的钙不足,或者是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剂。
骨骼中有机质的构成还需要足够的蛋白质作为保障,鸡蛋、鱼类等优质和易消化的蛋白质较适合老年人,尤其要避免一味偏执于素食。
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
吸烟会导致皮质的骨密度降低,经常吃高盐食物,或营养不良,也很容易诱发骨质疏松。需要强调的是,吸二手烟同样易患骨质疏松。过量饮用咖啡、可乐、酒类等也会增加骨质的流失,都应当适度控制。
避免药物导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最常引起骨质疏松的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强的松、氢化可的松等,在类风湿疾病、肾脏疾病中常被用到。另外,抗肿瘤药物如来曲唑、抗癫痫药物、利尿药等,也会使骨质流失,导致骨质疏松症。
谨防摔跤
尤其是老年人,要做好预防摔倒的各种措施,比如:尽量不设门槛,定期检查老人经常走动的地方是否有障碍物,及时清除隐患,以防绊倒老人;过道、浴室加装扶手,防止地滑导致老人摔倒;室内加装小夜灯。
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比不治疗好。及早得到正规检查,规范用药,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骨折发生风险,缓解骨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已诊断骨质疏松的患者,需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评估骨折风险,给予个体化专业化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