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无意中刷到一个关于海归的帖子:
29岁的小陈,欧洲某大学哲学硕士。
老家是江浙沪包邮区,三代经商,家中光是厂房的租金一年就逾千万。
家具行业,不是小陈的热爱,他自己也无意去继承家业。
小陈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对奢侈品也无感,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看电影,写写影评。
他觉得自己跟网上那些“无业游民”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自己运气好,出生在一个不需要他奋斗的家庭。
他自嘲是“海归废物”:
读书花了家里很多钱,也用掉了很多时间,但是读完之后却并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期待的样子。
而是活成了一个月薪一万都不到的“职场废物”。
有网友在他的帖子下面评论:
“你的起点是很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终点。在这样的终点里,当废物又如何?”
其实想想也是。
我们的社会似乎一直以来都在很刻意地去让你相信一些东西,譬如:
努力,奋斗,拼搏,上进,正能量……
似乎只要不这么活,就不对;只要你不上进,就是堕落,就应该被开除人籍。
然而随着九五后、零零后逐渐成年,步入社会,他们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不太常见的视角。
九五后和零零后们出生在物质过剩的年代,他们的记忆里没有“匮乏”二字。
所以对于生活,他们的思考角度和以前的任何一代人,都不一样。
今天我们请到了三位九零后、九五后的海归,看看他们的真实想法,以及对未来的计划吧。
小森,26岁,海归本科,心理学专业
我大概是从19岁那年开始规划职业生涯的。
从一开始,我就没想过去公司上班,迄今为止我所有的行动和布局,都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从事自己的事业。
我的家庭条件算是中产偏上一点,父母均经商,有各自不同的产业。
从小,他们对我的要求就是:没有要求。
他们只希望我能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我一直身体不太好,这些年看病吃药陆陆续续也花了百万。
从我记事起我就总是一个人,穿梭于家里和病房之间,也没有多少朋友。
父母对我的宽容外加上我有大量的独处时间,让我喜欢上了心理学。
高中毕业之后,我打算去留学。
父母一开始不太同意,不是因为不舍得钱,而是担心我一个人在国外会照顾不好自己。
我想了很多办法去说服他们,最终父母还是同意了。
留学期间,我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海归的背景光环,在网上写心理学方面的科普文章,逐渐地积累粉丝和人气。
现在我的自媒体事业初见起色,不少MCN机构向我抛出了橄榄枝。
能出生在一个让我没有后顾之忧的家庭,遇到疼爱包容我的爸妈;
学习自己喜欢的职业,现在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我觉得我已经很幸运了。
凌琳,30岁,海归硕士,外国文学专业
“人生识字忧患始”——这是我用了好多年的网络签名。
我留学读的是最不“实用”的文科专业,而且又是文科专业里最不“实用”的外国文学。
回国之后,我发现我能选择的工作并不多。
大概只有去公司当行政文员,或者考教资当老师。
然而这两个工作我都不喜欢。
我家条件不算宽裕,读书读了很多年,我又是独生女,满载着父母对我的期待。
他们一开始让我去当老师,我说我不喜欢。
他们埋怨我:喜欢能当饭吃吗?不喜欢就不工作吗?
我理解他们的焦急,但是我真的不愿委屈自己去从事毫无兴趣的工作。
毕业回国三年了,目前,我以写影评、写小说为生。
收入算不上太高,勉强能养活自己,能供房,偶尔还能出去旅个游。
但我父母总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每天在家敲键盘的我,在他们看来无异于无业游民。
但我坚持:
如果月薪低于一万,就不会考虑去公司打工。
我算了一笔账:
如果去公司打工,就要租房,至少两千;
在公司上班就没时间做饭了,点外卖最便宜一顿饭也要三十吧;
加上通勤、跟同事的人情往来,一个月七七八八,这些都算上至少要多花三四千块钱。
所以如果你月薪只有三四千的话,等于说是在自费打工了。
所以,如果在公司打工月薪低于一万,还真不如在家工作挣月薪六千。
小山,23岁,国外本科在读
我家也不算什么有钱人。
当时跟父母说好的是他们负责我的学费,我自己在这里打工把生活费挣出来。
当时我就知道这是一条很辛苦的路,但我还是愿意选择这样的人生。
能以多个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提升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又能看到大部分同龄人都看不到的外面的世界,我觉得再辛苦也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至于将来,回国之后工资能挣到多少,说实话我心里也没底。
这几年我也看了很多文章,都在唱衰我们留学生海归。
我承认这样的情况的确是存在的,但我可以努力做好我自己。
首先把语言练好,至少这可以成为我最有竞争力的一点。
然后在校期间想好未来职业的职业方向,有的放矢地提前准备一些职业技能,我目前能想到的就这么多。
其他的准备走一步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