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女儿已经上一年级了,从2岁多的时候,明明是一个表面看起来十分文静、淑女的小姑娘,经常是满嘴的“屎尿屁”。
记得当时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班级群里的家长对此提出疑问,当时引发了一大批家长的共鸣,纷纷表示:
“对啊,我家孩子也是,告诉他这是脏话,不文明,不能说,但是仍旧说的特别起劲。”
“我家的孩子也是,越禁止,他反而说得越多。”
“如果总是这样该怎么办呀?”
我当时虽然不太明白孩子喜欢说“屎尿屁”这样的污言秽语是什么原因,但因为心比较大,倒是从来没有在意过女儿说这些话,更加没有禁止过。

我家爸爸更是变本加厉,还经常给女儿讲“屁大姐的故事”,说关于“屎尿屁”的顺口溜。我女儿每次听的时候,都会开心地哈哈大笑,简直是屡听不厌,爸爸不讲了还央求爸爸讲。
其实爸爸念的顺口溜是我们小时候经常听到的顺口溜:“诺诺的屁,是惊天又动地,穿过铁丝网,来到到意大利。意大利的国王正在看戏,闻到了一股气,感觉很诧异,派来3个科学家,研究了300天,原来是诺诺放了一个超级无敌大臭屁”。
这个顺口溜一说出来,相信每个70后、80后的家长都会有印象。这么看来,原来我们小时候也经常是满嘴的“屎尿屁”啊,和现在我们的孩子没有两样。
为什么“屎尿屁”的主题如此受孩子的欢迎,仿佛“屎尿屁”恒久远,一个主题永流传?当时女儿的主班老师给出了答案:污言秽语敏感期。
1、污言秽语敏感期
污言秽语敏感期,又称为语言诅咒期,是孩子语言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
随着孩子语言的发展,他们很快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一句话有时候会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效果,或者像一把剑一样能够刺伤别人。
当孩子说出“屎尿屁”的语句,或者是“我不喜欢妈妈”、“妈妈去死”等诅咒的话语时,看到爸爸妈妈的反应是如此的强烈,视这些话语为洪水猛兽。孩子就会觉得特别好玩,反而特别关注和喜欢说“屎尿屁”和诅咒的话语。
主班老师告诉家长们,不必太过在意孩子说的这些话语。当孩子再说的时候,就把这些话当做和孩子平时说的话一样,选择无视。当孩子每次说这些污言秽语的时候,不再感觉到语言的力量,几个月后,这种语言就悄无声息地过去了。
老师说的应该是绝大部分孩子的状况,我家女儿有些不同,可能是和爸爸经常讲这类笑话有关系,直到现在,她仍旧喜欢“屎尿屁”的主题。
家里的绘本《我们的身体》、《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呀!屁股》痴迷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现在仍旧时不时地自己编一个关于”屎尿屁“的故事和笑话。但她知道这样的话题能在什么场合说,不能在什么场合说,因此,我认为无伤大雅。
除了老师讲的上述原因,孩子喜欢“屎尿屁”的主题还要两个原因。
2、对自我身体的探索需求。
从1岁多“吧唧吧唧”津津有味地吃手开始,孩子们便开始了他们对自我身体探索的路程。他们先是对身体的胳膊、腿、脚等大部位感兴趣,之后开始对身体内部的构造感兴趣。
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里,有很多的问题都是关于身体的。关于身体的绘本,家有小宝宝的家长和准妈妈们,建议屯一套《我们的身体》3D立体书,这套书很多妈妈们应该都很熟悉,我周围朋友们的家里”娃手一本“,可以说是宝宝对身体探索路上的第一书。
小宝宝最初的兴趣和学习,都是从游戏中、玩耍中习得的。
这本立体书里的创意互动机关,让宝宝们多感官参与和阅读,丰富的内容知识、自我保护的安全知识,都在宝宝感觉“好好玩”中,潜移默化的装进宝宝的小脑袋里。
我家女儿对于身体也是十分感兴趣,家里关于身体的书和绘本多达十几本,除了喜欢“屎尿屁”的主题,她还喜欢细菌和细胞类的话题。
不用家长费劲,孩子自己就会遵从内心的需求,从身体表面的探索,进行到身体内部深入的探索。而这些,都为孩子将来学习生物、科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3、孩子的一种社交手段。
当孩子喜欢说“屎尿屁”的话题后,很快就会发现,其他的小伙伴也都很喜欢。于是,在大人的禁止下,孩子们之间共同的小秘密开始了。
给我印象很深的一次是我们去济南找朋友游玩,女儿和朋友家的孩子是第一次见面,但是两个年龄相当的孩子很快打成了一片。我看到两个女孩抱着玩具,叽叽喳喳的凑在一起,朋友家的孩子不时的哈哈哈大笑,好奇地凑过去。
原来是女儿给朋友家的孩子讲故事,故事的内容便是:自己的玩具呆呆熊在路上走啊走,突然在路上看见了一坨屎。呆呆熊疑惑道:”这是不是屎呢?“
于是呆呆熊用手抓了一把,放到了嘴巴里尝了尝,:“嗯,确实是屎。”
朋友家孩子每次听到这里,就会哈哈大笑,然后催着女儿“然后呢然后呢”,于是女儿又重复刚才的故事情节:“呆呆熊又走啊走……”
孩子满口“屎尿屁”,家长屡禁不止,父母要知道其中的3点原因
共同喜欢的“屎尿屁”话题,成为孩子们社交的一种手段。这个话题,就像我们成年人因为共同的育儿话题、影视剧话题、家庭话题等在一起聊天社交一样,在孩子的心里没有任何不同。
我们成年人认为的不文明,属于脏话之类的评判,在孩子的内心并不存在。他们只是找到了共同的爱好,虽然这爱好有点“恶趣味”。
随着孩子对身体的进一步探索和社会经验的增加,他们很快就会对此失去了兴趣。因此,父母们对于孩子们的交谈,不必大惊小怪地禁止。
孩子对于“屎尿屁”这个主题的痴迷,相信父母们了解原因后,便不会再焦虑。其实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如此,当父母了解了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就能够理解孩子。理解了,也就明白该如何对待孩子的行为了。
朋友们,你家的孩子有没有对”屎尿屁“这个主题也情有独钟呢?

By admin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