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个父母可以给孩子制造一个没有任何伤害的、完全积极向上的原生家庭氛围。
但只要父母相信,孩子所有的行为都是事出有因,孩子就有了抵抗生活中一切虚假和脆弱的底气。
前阵子,看了《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看到里边的数据,深深叹了口气。
数据表明,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接近于成人。
而造成青少年抑郁症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亲子关系。
我看到有评论说,怎么现在父母这么重视教育,孩子抑郁症还这么高发?
是啊,我们期盼着孩子能快快乐乐生活,为什么小小的他们,承载了这么多负面情绪,甚至让自己抑郁了呢?
这让我想起了外甥女娜娜。
1、“我哪敢说!”
娜娜今年上初二,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孩。
每次家族聚会,娜娜都是重点表扬对象:
“期中考试又考了年级前五。”
“同学们都喜欢她,只要是她说的都愿意帮忙。”
“老师说她作文写得特好,又被当范文了。”
……
可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娜娜的成绩开始下滑,无缘无故哭泣,还常常无意识地抠手指……
表姐怀疑娜娜得了抑郁症,就让身为心理咨询师的我去跟孩子聊聊。
事情并不复杂。
娜娜班上的一个男生喜欢娜娜,偷偷在她的书包里塞了一封情书,娜娜看了之后很慌张。
她不知道如何拒绝,才不会伤害那个男生;又不敢问爸妈,因为爸妈严令禁止早恋,即便是别人喜欢她,也会盘问她,甚至“监视”她。
一时之间孩子不知如何是好,平衡不了这件事和学习,成绩就下滑了。
娜娜说:
“小姨,你知道吗?我爸妈看我情绪不好,连问都不问我怎么了,就质问我成绩为什么下滑了。
为了让我提成绩,天天让我做不知道从哪儿找来的卷子,然后跟我说什么,你看这张卷子,是XX重点中学的,可是你爸妈求爷爷告奶奶,花了大价钱给你弄来的,你成绩上不去就对不起我们!
我听了就想死,就想成绩上不去,我还活着干啥……
要是得抑郁症就不用想这些事儿了,我愿意得。”
听到娜娜这么说,我特别心疼,但也并不意外。
表姐家的教育方式一向如此。
2、“我知道爸妈对我掏心掏肺!”
自打娜娜上学开始,表姐表姐夫就对她异常严格。
娜娜上小学三年级时,我到表姐家做客,表姐让我帮孩子讲几道数学题。
我清楚地记得,表姐站在旁边看我们做题时,娜娜坐得板板正正,我讲完一个知识点,她就重复一次。之后表姐做饭去了,娜娜才放松下来,开始问一些她还没明白的地方。
我问她,为什么刚才不问?
她说,如果她问了,妈妈不是批评她不够专心,就是批评她学得慢。
这种情况在娜娜上了初中后,愈演愈烈。
确实,表姐非常爱女儿,掏心掏肺为女儿计划好了一切,娜娜也知道这点,所以对妈妈言听计从。
但是,表姐很少肯定孩子的努力和天赋,在说完娜娜取得的成绩后,总要跟着说一句——
“要不是我时时监督,她哪有今天的成绩。”
或是——
“她呀,还是贪玩不够勤奋,这个样子想考清北还差太远。”
而娜娜听到这些话,就会失落地低下头,小声说:“我会继续努力的。”
3、“爸妈,我好压抑!”
作为妈妈,我能够理解表姐的心情。
当父母的,谁不希望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呢?
然而,孩子毕竟不是机器,他们有自己的需求,也希望自己能被欣赏,活得更有价值。
娜娜是所有人眼中“品学兼优”的孩子,但她总是压抑自己,满足父母的期待,却从未按照自己的想法活过。
这次的“早恋”事件,孩子特别想处理好,可她又不知道怎么做,反倒影响了情绪导致成绩下滑。
而父母逼得又紧,最后孩子可不就只剩下“抑郁”一条路了吗?
事实上,娜娜身上发生的事,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
曾在网上看过一位妈妈的倾诉。
因为她一直为自己的学历自卑,所以从儿子上学开始,就花大价钱逼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和兴趣班。
即便儿子不喜欢,她也强迫孩子坚持学。
小学倒还好说,她只要强势起来,孩子哭哭啼啼也就照做了。
可儿子上了初中后,就变得叛逆起来。面对她的指责,也敢大声指控“你只知道逼我学习,你自己考不上好大学,就让我考,有本事你自己考”。
这位妈妈听了之后非常愤怒,对儿子又打又骂,更是下定决心要好好扳扳儿子的“坏毛病”。
不料,儿子被查出患了抑郁症。
虽然不敢相信,但她也隐约意识到,是自己不当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生了病。
她想不明白,自己只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让他以后能过上好的生活,为什么孩子不但不理解,还抑郁了?
记住这个问题,这可能是相当一部分父母最困惑的事。
4、“爸妈,我很痛苦!”
其实,孩子不是不理解父母,相反,他太能理解父母,对父母的情绪变化太敏感了。
小时候,他会把父母的焦虑内化成自己的,总想着牺牲自己满足父母。到了青春期,独立意识愈发强烈,孩子就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
面对不理解自己的父母,有的孩子不敢反抗,会选择苛刻自己;有的孩子反抗了,但又会生出内疚感。
不管孩子如何做,内心都会产生强烈的内耗,他的痛苦程度是很高的。
孩子没办法解决这个困境,时间长了扛不住了,难免会出现心理问题。
父母看到的,可能是孩子突然之间变了、抑郁了、狂躁了;没看到的,是孩子一直以各种方式给父母发信号却被忽视,最后承受不住的大崩溃。
我知道,肯定有人会说,以前的孩子连饭都吃不饱,父母连打带骂也没出现什么问题,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遇到一点点事就接受不了,动不动就抑郁、自残。
借用北大六院儿童精神科专家、资深家庭治疗师林红博士的话来回答:
如果一个人吃不上喝不上,关注点当然只会在温饱上,顾不上去关注自己的情绪。温饱解决之后,人们忧愁的境界就会更高。
我们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家长不能只把他当成物质生命,好像管吃管喝就尽到义务了,觉得孩子的痛苦都是无病呻吟。
孩子们的烦恼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在物质丰富的条件下,孩子们自然会有更多精神层面的追求,去思考“我是谁”“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我们简简单单把问题归咎为孩子脆弱、不抗挫,不去看孩子真实的状态,也就别怪孩子用“生病”或极端的方式向我们表达——
“看看我,感受我,理解我!”
5、“爸妈,爱我、看见我、让我做自己!”
怎么说来说去,又成了父母的责任?
看到这,估计不少人心里都冒出了这句话。
首先,我们得承认一点,在家庭中,未成年的孩子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离开父母很难生存,精神上也很容易被父母影响。
其次,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故事,意义不在于谴责父母,而在于警醒。
我相信,绝大多数父母打心底里希望孩子好,希望孩子少走弯路,一生幸福顺遂。
所以,面对孩子展现的各种“问题”,我们不妨先问问自己:
当孩子摔破一只碗,有没有必要严厉批评他一顿?
当孩子偶尔成绩下降,需不需要让他把错题抄上一百遍?
当孩子跟自己诉苦,要不要指责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
当孩子明确说了“不”,是不是一定要孩子继续下去?
当孩子发出求助信号,有没有及时察觉并帮助他?
当孩子好不容易做好一件事,可不可以及时鼓励孩子几句?
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我们确实需要反思一下自己。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
父母要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预防和避免孩子抑郁或出现其他心理问题呢?
尹建莉老师提出,母爱(家庭教育)的任务有两个——
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
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亲密,指向的是——
让孩子时时刻刻感受到被爱着、被看见、被尊重、被欣赏、被理解。
而分离,则指向——
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允许他成为自己,活得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
说白了,养育的关键就在于,这些人格层面上的东西,父母有没有给到。
但这并不是说,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完美无缺的原生家庭环境,毕竟父母是人不是神,我们在长大之前,也都是孩子,也都带有各自原生家庭的烙印。
我们能做的,就是以育儿为契机,重新养育自己,不再重复上一代错误的教养方式。
教育是一件“秋后算账”的事,以前种下的罂粟不会结出樱桃,可现在种下的樱桃,将来必然会结出甜美的果实。
带着这个信念,我想,我们一定会成为孩子心目中,那个最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