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美國中西部的風城芝加哥未來幾天將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因為來自全美各地的民主黨菁英、各國政黨代表、媒體人和遊客約五萬人將参加8 月 19 日至 22 日在芝加哥舉行的2024年民主黨全國黨代表大會,這是一次歷史性的盛會,自從去年四月芝加哥被民主黨挑選為舉辦城市後,在伊州州長和两位前後任芝加哥市長督導下積極筹備了一年多,現在終於準備妥當,可以平安順利召開這一次的盛會了!
美國兩大政黨四年一度的全國黨代表大會因正式提名正副總統侯選人,所以格外受到重視,榮獲主辦權的城市有如申奧成功一般的慶幸。記得芝加哥曾在歐巴馬擔任總統期間,由他御駕親征代表芝加哥前往哥本哈根申請2016年奧運主辦權,但卻敗給了里約熱內盧而鎩羽歸來,當時舉城悲傷,如喪考妣,彼時情境,咱們老芝加哥人歷歷在目,如今芝加哥獲得歐巴馬當年的副手拜登的青睞,贏得民主黨2024年全代會主辦權,一掃了我們心中的陰霾!
伊州和芝加哥近百年來一直是民主黨大殿堂,從聯邦參眾議員、州長、市長、州務卿以及各郡市地方首長幾乎都是民主黨政治人物在掌控大局,是不折不扣的民主黨”藍州”, 所以在筹辦民主黨全代會時,人力物力不虞匱乏,上次1996年舉辦時已經成功的舉辦過,在28年後又被選為舉辦地,當然駕輕就熟,由於世界的關注,芝加哥可充分利用這一次機會向全世界展示自己多元化的特色, 將芝加哥美好的一面推向國際舞台,並讓芝加哥成為民主價值觀的典範!
芝加哥作為民主黨全代會主辦城市當然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不過也隨著當時的政治環境和氣候為美國的政治進程帶來了重要影響。
例如芝加哥在主辦1968年大會時本應是民主黨展示團結和決心的機會,但卻因為適逢越戰期間,戰爭不斷升級,在會場外,成千上萬的反戰抗議者與芝加哥警方爆發了激烈衝突,這些衝突畫面通過媒體傳播到全國,引發了更大的爭議和動亂,黨內外的分裂成為一場混亂的政治鬧劇,所以這次大會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具爭議和分裂性的一次。警方使用催淚瓦斯和暴力手段試圖鎮壓抗議者,然而這些行為卻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緊張氣氛,這場衝突後來被稱為「芝加哥之戰」(Battle of Chicago),當時的副總統韓福瑞贏得了黨內提名,但他代表的是支持越戰的派系,這使得黨內的反戰派極為不滿。在提名過程中,反戰的代表和年輕選民感到他們的聲音未被聽見,這加劇了黨內的分裂,所以儘管韓福瑞仍獲得提名,但黨內的不和和社會動盪,最終在大選中敗給了共和黨的尼克森。
到了上一次1996年在芝加哥召開的大會背景和1968年有著天壤之別。1996年是比爾·柯林頓尋求連任的一年,當時美國經濟穩定增長,冷戰結束後的國際局勢相對和平,國內主要議題轉向經濟和社會福利改革。這次大會被視為民主黨的勝利之舉。柯林頓在大會上發表激情洋溢的演講,強調他在第一個任期內的成就,尤其是經濟的增長、財政赤字的減少以及福利制度的改革。
與1968年大會的混亂相比,1996年的大會呈現出一片團結和樂觀的氣氛。大會的組織井然有序,幾乎沒有發生任何重大的抗議活動,這反映了當時民主黨內部和整個社會的相對穩定,柯林頓的提名毫無懸念,他在大會上展示了自己強大的領導力和連任的決心。在選舉戰略上,民主黨採取了「新民主黨」的路線,試圖平衡傳統民主黨的自由派政策與中間派的經濟政策。這一策略顯然是成功的,因為柯林頓最終在大選中以較大優勢擊敗了共和黨候選人鮑勃·多爾,成功連任,這為民主黨在接下來的幾年中繼續掌握權力奠定了基礎。
所以芝加哥前兩次舉辦的民主黨全國大會,儘管處於不同的時代背景和政治環境中,但都對美國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大會不僅是民主黨歷史的重要篇章,也是芝加哥作為全國性政治舞台的重要見證!
而這一次2024年的大會適逢現任總統拜登因為辯論不佳而突然被民主黨強行逼退,而由他欽點背書的副總統賀錦麗在極短的時間內找到了副手搭檔,她與民主黨的競選很大程度是圍繞著“希望”這一主軸前進,這當然是一個高尚且重要的概念,但他們必須要在這一次芝加哥的大會上向民眾清晰的解釋為什麼他們能帶來希望,而不是貶低反對他們的人,川普所領導的共和黨因受極端派別影響而分裂了,民主黨如果過度向左翼激進派妥協,也將會面臨分崩離析的風險,在這一次的芝加哥的大會上,民主黨將上演一場怎麼樣的政治大戲碼? 我們將拭目以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