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多居住在獨立的住宅中,鄰里間的相處更突顯美國人性格中獨立的一面,當然這並不代表美國鄰里間的關係是冷漠的,在很多時候美國鄰居也是很熱情的。
如果你剛剛搬進一個住宅區,美國鄰居會主動地到你家拜訪,帶一些他們自己製作的小點心來歡迎你,與你結識。即使這樣,你也千萬別把在中國對鄰居那熱情的一套方法原封不動地用在美國鄰居身上,否則可能會引起不小的誤會呢。
1.見面打招呼
中國人獨特的打招呼的⽅法是“你吃了嗎?”“去哪啊?”,見到鄰居家小孩熱情地問“多大了?”“長得多高了? ”,再“熱情”一點的連對方有幾個孩子,孩子是否結婚,一個月掙多少都想問清楚了。但在美國千萬別這樣,會讓美國人對你起疑心“他想幹什麼,不會有不好的想法吧”。這些問題在一些華人看來其實也就是順嘴一問,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圖,但這些都是對方家裡的隱私,美國人是十分注重隱私權的,他們是不願意回答你這些問題的。所以在美國見面打招呼微笑地說“hello”就好。
2.去鄰居家串門
在中國,人們還喜歡去鄰居家裡串門,說說家長里短。但在美國不要在對方沒有邀請你的時候就去串門。即便有事情要詢問也不要突然造訪,最好提前致電詢問一下。並且在美國有一個稱為“甜餅模式”的鄰里相識形式:如果有什麼需要求助的或是提意見的事情,帶上烤好的甜餅上門,借著送甜餅的機會委婉地說出自⼰的想法。
3.送禮
即使你已經和你的鄰居足夠熟了,你的美國鄰居仍然會與你分得清楚,吃飯AA制,乘車AA制。這時你不要覺得難受,這只是美國人習慣的生活方式。你也不要為了處好關係就給你的美國鄰居送禮,這反而會使得他們感到有負擔。如果你家有小孩子,你的鄰居或許會送你些小孩的衣服,這證明你們的關係已經很親了,不過也要注意回禮。
4.鄰里糾紛
美國人的獨立也體現在鄰里糾紛上,面對鄰里糾紛美國人是不會講什麼情義的,他們會堅持維護自己的權益,舉報給社區委員會,打911都是常事。而我們更應該做的是適應美國人的相處方式,積極維護自身權益。
(文章來源:美房吧,meifang8ke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