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Whooping cough)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呼吸道疾病,會引起劇烈的咳嗽,導致呼吸困難, 嬰幼兒感染後,咳嗽頻繁且劇烈,容易併發肺炎,甚至需要使用呼吸器, 全美近期百日咳病例顯著增加,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統計數字,今年迄今已通報約6,600例,幾乎是去年同期的4倍,其中路易斯安那州的疫情尤為嚴重,自一月以來已出現110例,而2024年全年僅有154例, 更令人擔憂的是,路州在過去六個月內已有兩名嬰兒因此病不幸喪生,為遏止疫情擴散,醫學專家強烈呼籲民眾應積極接種疫苗, 這似乎也是唯一預防之道。
百日咳對嬰幼兒的威脅之所以嚴重是由於嬰兒的呼吸道較為狹窄,劇烈的咳嗽可能導致呼吸困難,甚至引發肺炎,需要使用呼吸器,所以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建議: 兒童應在2個月、4個月、6個月、15至18個月以及4至6歲時,分別接種白喉、破傷風、無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DTaP)。青少年應在11至12歲時接種一劑破傷風、減量白喉、無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Tdap)加強劑,成人則建議每10年接種一次Tdap加強劑. 由於疫苗的保護力會隨著時間而減弱,因此CDC更
建議接種加強劑,然而不幸的是,近年來美國幼兒園學童接種DTaP疫苗的比率持續下降,使得大量兒童暴露於感染風險之中。
疫苗接種率之所以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民眾對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產生疑慮,以及疫苗接種服務的可及性不足。此外,像路易斯安那州衛生部門近期宣布停止透過健康博覽會等活動推廣疫苗接種,真是匪夷所思,這無疑將對疫苗接種率造成負面影響。停止推廣疫苗,就好比拆掉堤防,讓疫情有機可乘。除了疫苗接種率下降之外,疫苗保護力的時效性也是導致百日咳捲土重來的重要因素之一。
令人擔憂的是,在疫情蔓延之際,川普政府的聯邦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小羅伯特·F·甘迺迪長期以來散佈關於疫苗安全性的不實資訊,其反疫苗立場與科學界的共識背道而馳,為疫苗接種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公共衛生政策的制定必須以科學證據為基礎,任何無視科學的行為,都將對民眾的健康構成威脅。
百日咳疫情的擴散再次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不可輕忽傳染病的威脅。疫苗接種是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武器,各界應攜手合作,共同推廣疫苗接種,為民眾的健康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確保我們的下一代免受疾病的侵襲。百日咳的捲土重來,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疫苗接種率的下降、疫苗保護力的時效性,以及診斷工具的進步與監測方法的改進,都對疫情的發展產生了影響。面對疫情的挑戰,我們需要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一方面,要加強疫苗接種工作,提高疫苗覆蓋率,確保所有民眾都能獲得充分的保護。另一方面,要加強疫情監測,及早發現和控制疫情以防止疾病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