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復活節時從羅馬傳來了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與世長辭的噩耗,在當前紛紛擾擾的世界裡用”舉世同悲”四個字來形容應不為過,方濟各的離去無疑是世界巨大的損失,尤其是他在復活節離世更讓人感到無比悲傷!

復活節起源於耶穌基督死後復生的傳奇,象徵了世人的重生與希望,以往的復活節,全世界虔誠的教徒都會以不同的團聚,用最純淨的心情來紀念這個日子,但在數年前因世界遭逢新冠疫情影響,完全沒有了以前的方式,只有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彼得堡大教堂舉行了耶穌受難日彌撒及拜苦路儀式,那也是自1964年以來第一次不在羅馬競技場舉行,廣大信徒透過網絡遠程參與了崇拜與禱告,教宗方濟各當時在聖典儀式中除了向遭受災難的人禱告和追悼外,他也勉勵全球身陷疫情災難的世人不要畏懼,不要退縮,在最黑暗的復活節時刻,方濟各給我們傳遞來的是希望和勇氣!

2022年2月俄烏展開了戰爭,教宗方濟各同樣選在復活節時聲嘶力竭為和平訴求,呼籲雙方停止戰爭,但他的苦心孤旨卻得不到回報。教宗方濟各最令人敬佩的就是,他在過去 12年任期間,除了關心宗教教務外,更對世界事務提出他的高瞻遠矚,尤其是對於環境污染方面的擔憂,針對氣候變遷,他發表了歷史性的《願禰受讚頌》文告,向全球天主教徒發出呼籲,強調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是道德和精神上的責任,他指出:「地球,我們的家園,正越來越像一個巨大的垃圾堆。」他敦促人們採取行動,應對污染、森林砍伐和全球暖化。他也是教宗名字的靈感來源。這份檔既是精神上的呼籲,也是政治上的挑戰,敦促世界各國領導人在杜拜聯合國氣候談判之前採取大膽行動。

方濟各身體力行地倡導簡樸的生活方式。他鼓勵人們減少物質消費,珍惜資源,並與邊緣社群建立更緊密的聯繫。方濟各成為二十一世紀最具影響力與爭議的宗教領袖之一。他首度將女性與平信徒納入主教會議成員,討論包括教士獨身、女性參與教會決策、為同志祝福等敏感議題,無疑是巨大突破,但是神職人員性侵事件、財務黑箱、組織僵化等也讓他受到嚴重的批評,他似乎也承受了一切的批評。

方濟各教宗謙遜、平易近人的風格是最受人尊敬的,他以無可替代的人格風儀、思想深度與勇於開放的實踐,刷新了宗教領袖的形象。復活節,在希臘語中是Pascha,是希望的象徵,方濟各教宗在這一天離去,他所留下的不只是溫煦的微笑與鼓勵,更在於他堅信唯有走向社會邊緣、擁抱現代人的渴望與痛苦,世人才有未來,他走後所遺留給我們的遺產值得我們深思熟慮,讓我們一起祈禱這個世界早日從黑夜走向黎明!

By admin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