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總統瘋狂掀起的關稅大戰與民生經濟的影響關係大不大?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似乎是很愚蠢的,正確的問法應該是到底關係有多大? 而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
根據哈佛商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近日進行的最新調查顯示,44%的美國小型企業主預期由於關稅政策,他們的銷售將會下降,其中有13%的企業主預測可能面臨嚴重的收入損失。調查還發現,已有超過25%的小型企業表示正在經歷與關稅相關的銷售下滑。這些數據清晰地展示了關稅政策對各行業的廣泛影響。伊利諾伊州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當該州40%的小型企業都擔憂關稅將降低他們的收入時,這絕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警訊。
在零售業,關稅帶來的直接後果是企業毛利水平的普遍下滑。摩根士丹利預計,零售商的毛利總額將平均下降16%。對於餐飲業來說,關稅推高各類進口商品的價格,不僅提高食材成本,連帶影響餐盒外賣袋、調味包等非食品類餐飲必需品。
關稅在短期內確實增加了企業的成本負擔。根據經濟學家的估計,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因關稅增加的成本可能接近1,700美元。這不僅加劇通貨膨脹,也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對於許多企業而言,他們面臨著三種艱難選擇:提高產品價格、凍結擴張計劃,或者承受已經微薄的利潤進一步縮水的壓力。
美國大型零售商沃爾瑪、Target、家得寶和勞氏的高管們在川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145%關稅後緊急與川普在白宮會面商討關稅對零售業的影響, 最主要的原因是,沃爾瑪和Target超過一半的進口商品來自中國,家得寶和勞氏也嚴重依賴中國供應商。這使得這些零售巨頭面臨巨大壓力,他們必須決定是吸收成本還是將價格上漲轉嫁給消費者, 零售高管們希望川普能提供更可預測的貿易政策,並為消費品尋求可能的豁免或關稅減免, 但是非常執著的川普聽得進去嗎?
關稅政策已導致零售股表現不佳,沃爾瑪股價僅上漲不到2%,而Target下跌了32%,成為受影響最嚴重的主要零售連鎖店,如果關稅長期實施,零售商顯然被迫提高價格,這將進一步影響已經受到通脹壓力的美國消費者。
然而,關稅政策的擁護者川普堅持認為這些措施最終將有利於美國經濟。川普多次強調,關稅將鼓勵美國消費者購買國產商品,增加政府稅收,並吸引大量投資回流美國,但是關稅卻帶來了不確定性,川普一直堅稱,他的最終目標是迫使企業在美國設立工廠——這是避免美國關稅的唯一可靠方法。
然而,關稅可能不會達到這些預期目標。由於美國生產成本過高,再加上全球企業正在尋找低關稅區域,美國製造業的蓬勃發展可能性不大。華爾街日報最新的企業主信心調查顯示,川普的關稅政策仍是小企業主最為擔憂的問題,近2/3受訪者表示,關稅等相關貿易障礙將會嚴重損害業務,僅8%受訪者持樂觀態度。
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同樣具有破壞性。企業在面對不斷變化的貿易政策時,往往難以進行長期規劃。許多美國中小企業老闆如履薄冰,不敢下訂新單或補貨,有些甚至提前裁員以應對潛在經濟壓力。
由於價格上漲往往具有黏性,即使關稅隨後取消,價格也不會立即回落到原來的水平。對於高度依賴進口原材料的小型企業來說,這種情況尤為嚴峻。
面對這場關稅貿易戰,小型企業需要制定靈活的策略以適應新環境,包括調整供應鏈、提升品牌價值、拓展多元化市場等措施。同時,我們也期待政策制定者能充分考慮小型企業以及廣大的消費者的聲音,畢竟,小型企業和消費者是美國經濟的重要支柱,他們才是整個國家經濟繁榮多根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