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在復活節與世長辭, 他以慈悲心捍衛道德留下豐富的人為遺產, 來自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徒近日紛紛湧入梵蒂岡城表達哀悼之情,據統計已經有超過六萬民眾湧入聖伯多祿大殿,向這位以溫和堅韌著稱、倡導同理心與包容心的教宗致敬,去年九月我才與家人到該大殿一遊, 感受到平時人潮如織的狀況, 此時此殿必然更加的擁擠不堪了。
梵蒂岡城Vatican City這一個將宗教、文化、藝術與歷史融合為一的國度,讓我深感宗教信仰的崇高以及人類文明的偉大, 到了那個地方不僅是對一個文化的探索,更是一場心靈的洗滌。
两年前才辞世的教宗本篤十六世曾說過,教會屬於每個人,它超越了文化和國界,也超越了時間和空間,因此教會屬於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人們,在他看來,教會只能與時代精神對話,而不能妥協,他也為世界留下清晰的視野而讓我們看清楚方向。教宗方濟各則試圖用寬容和關懷的心來化解社會與政治的紛爭,他對於善惡的觀點是堅持懲罰分明的,他一再宣示將會嚴格懲罰道德墮落、行為腐敗的神職人員,並且對難民、囚犯和窮人都表達了真誠的關懷、寬恕與愛心, 教宗對於俄烏的戰爭, 顯然非常的憂心, 他願各國領導人都能聆聽他對和平的祈求聲音, 大家以慈悲化解對立, 提早結束戰爭, 讓這個世界早日從黑夜走向黎明, 但他現在已經看不到和平的到來!
關於教宗方濟各繼任者的選拔頗受各界的關注。135位80歲以下的樞機主教將於15至20天內進入秘密選舉會議,在隔絕外界通訊的狀況下進行多輪投票,選出新教宗,當選者須獲得三分之二以上選票。幾位被視為可能繼任的人選,包括菲律賓籍的「亞洲方濟各」塔格萊樞機主教與擅長外交斡旋的義大利籍帕羅林樞機形成雙核心競爭,前者若當選將創下首位亞裔教宗歷史,後者則被視為折衷派代表和義大利籍的帕羅林樞機主教。這顯示,未來的教宗可能需要在不同立場之間尋求平衡,以維護教會的團結和全球影響力。
教宗方濟各的逝世標誌著一個開放改變的結束,而繼任者的選擇則預示著教會未來的走向。在緬懷這位受人尊敬的領袖的同時,大家莫不期待選出一位能夠帶領教會應對當前挑戰、並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取得平衡的新教宗。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後方濟各時代的教會都將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而新教宗的智慧和決策,將對全球天主教社群產生深遠的影響, 這不僅僅是一場宗教權力的轉移,更是一次重新審視教會價值觀和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