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美國幾年後,除了念書、工作、適應新生活,我還踏上一條沒預料到的旅程,成為一位中途志工。

        一開始只是在社群媒體上滑到消息,想要幫個小忙,後來單純是被動物的天真單純感動,即使偶爾不方便接回家,也想花個一小時到收容所遛幾隻狗。到目前為止,我已經照顧過十八隻動物,牠們當中有些是老年犬、有些曾經受傷,也有幾隻差一點被安排安樂死。
        在美國,每年有超過 650 萬隻動物被送進收容所。收容所雖然努力幫牠們找家,但資源和空間有限,導致每年仍有將近 150 萬隻無法等到出路的毛孩,被迫走上安樂死的路。當我親眼看見那些在鐵籠裡無助發抖的眼神時,我知道,我能做的雖然有限,但至少,我可以為其中幾隻,改變結局。
        我知道「中途」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很陌生,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在收容所和永遠的家之間,當牠們的中繼站,提供一段時間的臨時照顧,讓牠們能夠休息、恢復,然後找到真正的家。
        我最印象深刻的一隻狗,叫做 Mamas。牠是一隻中型的淺色米克斯,性格溫柔,眼神傻傻的。Mamas 被送進收容所時已經待了好一陣子,身體健康,個性也好,卻遲遲沒有人注意到牠。我只中途照顧牠 短短兩週,時間一到,我必須將牠送回收容所。但就在送牠回去的前一晚,我的心焦急得難以入睡。我知道收容所的情況,每天都有新的狗進來,空間卻沒有增加。                     

        Mamas 雖然乖巧,但也許回去的那一週,就會被排上「紅單」(安樂死名單)。那是一種完全的無力感:我已經盡力照顧牠,牠變得更放鬆、更親人,卻可能還是等不到下一個機會。 於是,我打開 TikTok(抖音),剪了一段 Mamas 在後院撒嬌、笑著搖尾巴的影片,附上牠的基本資料和急需收養的訊息。影片傳出去後,我不抱太大希望,但奇蹟發生了!收容所打電話來說有人想要認養牠!
        那是一對夫婦,看了 Mamas 的影片後很快完成了申請流程,牠也順利地從回收容所的命運中被拉了回來。現在,Mamas 有自己的床、玩具,還有一個真正的家。每次看到牠的新照片,我都會想,如果我那時候沒有中途牠、沒有發那支影片,牠的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很多人會問:「我上班很忙,還能中途嗎?」當然可以!我自己也有全職工作。其實大多數狗狗白天都在睡覺,只要早晚有時間陪牠、照顧基本需求就足夠。收容所或救援團體也常常會提供飼料、籠子、基本用品,真的不需要自己準備很多。
        我知道,收養或中途不是每個人都能馬上做到。但如果你願意了解、願意分享資訊,都可能讓更多人看見這些需要幫助的生命。
牠們的命運,也許就差一個中途。也許,就差你這一步。
Sin-Rou Chen is a foster volunteer and animal rescue advocate based in Texas, currently working to launch a nonprofit focused on shelter relief and foster outreach.
(Sin-Rou Chen供稿)

By admin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