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川普上台後雷厲風行, 大抓非法移民強制出境以來, 聯邦政府機構海關執法局(ICE)日益採用「寧願先遣返、無暇去審判」的新策略,越來越多刑事被告與證人因為被驅逐出境,讓美國司法系統與社區安全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事實上,不僅僅是非法移民,即便涉嫌暴力攻擊、性犯罪等重大罪行的嫌疑人,如今也可在未經審判的情況下被遣返回罪犯的祖籍國,這讓美國的司法正義變得岌岌可危。
根據司法調查報告,全美多起暴力攻擊與性犯罪案件因嫌疑人或證人在審判前遭ICE遣返,導致檢方被迫撤案。這種「先驅逐後審判」的模式,不僅破壞司法程序的正當性,更可能讓危險罪犯重返美國、持續危害社會正義。
在日前科羅拉多州郊區的一宗案例中,就有至少六起刑事案件因ICE優先將嫌疑人拘留甚至遣返,導致檢方無法開庭或只得撤案。還有在丹佛市,一名涉嫌謀殺未遂的男子也因ICE早已遣返相關案件證人,造成控方證據鏈斷裂而不得不撤控,最後這名男子甚至在獄外攻擊了ICE探員。
而波士頓市的事件則更為典型,一位正於法庭受審、涉嫌偽造身份的被告,在審判進行期間臨時遭ICE帶走,且ICE拒絕將人歸案,最終法官只能被迫撤銷指控。檢察長凱文·海登直接抨擊此舉「極度魯莽」,因為這不僅剝奪了檢方追責的機會,也徹底破壞了被告應有的程序正義。
ICE的強硬作風與2024年通過的《萊肯·萊利法案》(Laken Riley Act)有關。該法案要求ICE拘留被指控盜竊等罪的非法移民,卻未明確規範與地方司法程序的協調。維吉尼亞公設辯護人尼古拉斯·雷普奇指出,新政策已導致移民證人因恐懼遭拘留而拒絕出庭,連帶使受害者無法伸張正義。
更令人憂心的是,速遣返可能助長「犯罪循環」,移民執法凌駕司法之上,恐縱容罪犯逍遙法外! 梅森檢察官直言,被遣返者可能偷渡返美,繼續犯案且「永遠無需承擔後果」。川普主張「驅逐罪犯優先」,等同變相鼓勵累犯。
移民執法與刑事司法本該相輔相成,而非零和博弈。ICE若持續無視審判程序,不僅背離法治精神,更可能成為罪犯的「逃逸幫兇」,因此聯邦政府必須重新審視政策,在邊境安全與司法正義間取得平衡, 否則,美國恐淪為犯罪者的「避風港」,而非公民的保障。
迅速的驅逐行動意味著一些無辜者失去了在美國法庭上洗清冤屈的機會。對於犯罪受害者而言,這代表他們永遠無法看到襲擊者被繩之以法,當有犯罪背景且無視法律的人再次潛入美國並犯下更多罪行時,這可能讓所有美國人面臨更大的危險,川普政府必須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