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否随时都可以拨动你情绪那根弦?
开心的时候让你觉得她是世界上最耀眼的天使,生气的时候让你觉得他是上天派来磨人的小妖精。
细数之下总觉得孩子身上有无数的小缺点,让人不禁吐槽,“我家孩子怎么老这样!”
这样的焦虑我也有,却被一个短片治愈了。
01
《如母如女》里,有一对母女相互吐槽,却发现彼此的行为就像自己的“镜子”。
女儿为了让爸爸心疼自己,故意耍小机灵甩开爸爸的手,捂着脸装哭时,却对着试探自己的妈妈做了个鬼脸,在妈妈看来孩子有时还是挺坏心眼的。
不仅如此,妈妈看见女儿总爱和别的孩子做攀比,甚至把爸爸拿来作比较,向妈妈诉说,“刚才那个爸爸好帅。”
看见别人有的东西,就缠着爸爸撒娇,“也给我买好不好”。
吃饭时,妈妈看见孩子来回翻动着盘子里的东西,半天也不放进嘴里,可见了好吃的食物,一脸享受的吃得津津有味。
快到上学时间了,孩子却赖在沙发上,耍赖地念叨着每周都会说一次的台词,“我就是不想去上学。”
女儿看着新到的钢琴手舞足蹈,可妈妈却预判了结局,认为女儿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情。
妈妈走到女儿的床前发出感慨,“说真的,你觉得你像谁?”
女孩很有冷静地回答到:“妈妈吧。”
突然视角一转,开始讲述女儿眼里的妈妈。
妈妈数落着爸爸东西叠得不够整齐,然后故意装作生气,躲进女儿也在的卫生间,直到爸爸来道歉,却得意地对着女儿笑着吐吐舌头。
就餐时,妈妈会把自己不想吃的青豆,舀给老公,讨厌的东西坚决不吃,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大口大口吃。
做运动、养花草,都是一时兴起,兴趣消退了便无法坚持。
总爱“和别人家比”、“别人有的自己也想要”,会在每周都会说一次“不想去公司”。
看到这里突然发现,我们常在吐槽孩子时,却忘了看看自己,我们不曾苛责过自己,却对孩子的行为而烦恼,甚至表现得怒气冲冲。
02
社会评价下的责任压力,向我们趋向于拥有一个完美的孩子
每一对父母可以说都还在孩子身上寄托了很多的爱和希望,父母也心甘情愿地为了孩子负重前行。
但这份责任心有时候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干扰,我们会很在意自己是否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或母亲,别人嘴里的评判是我们得到的反馈渠道之一。
我过于在意他人的外界评价时,会反复地去审视自己的教育过程,这个过程的呈现方式却是通过孩子的表现来反馈的。
当我们过多的经历纠结于此时,就会在各方面想要对孩子进行修正,越来越着急地希望“磨平”他们身上的小毛病。
即使在我们自己身上也拥有的不足,当我们拿着放大镜观察时,就会把孩子的不足放大成缺点,同时也放大了我们的焦虑。
03
“父母时间”陷入“孩子时间”,让父母产生了被剥夺感
更让父母感到焦躁不安的是,我们把过多的精力集中在纠正孩子时,无法享受与孩子共同相处的时光。
在不断地催促中感到疲惫,在焦躁中感到委屈,其实都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一个信号,告诉我们其实我们会介意“时间被孩子完全占用”,因为这样腾不出时间来滋养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被“剥夺感”,所以即使孩子出现了和我们朋友拥有的感受和行为时,我们也无法慢下来平和地看待,一心想着只有把孩子快点安顿好,才能挤出自己的时间。
04
责任感下的压力让我们“揪住”孩子不放,而“剥夺感”让我们因为孩子占据了过多时间而心生怨怼。
这两种自相矛盾的心理,却“联手”蒙住了我们的眼和耳,忽略了孩子的可爱之处。
孩子的确需要规矩,但不能一直活在父母的指责和限制之中,有时也需要父母松松手,提供一些小小的包容,当他们愿意靠近父母时,父母的爱才会传递到他们心中。
另外,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总是一分为二地去看待的话,孩子占据的时间越久,父母需要牺牲自己的时间去进行弥补。
所以更好的方式是,在平行的时间里找平衡,比如说孩子看书的时候,父母也可以在一旁看自己的书,给孩子提供榜样,也能让孩子感到有家人陪伴的安心,同时我们也做出了滋养自己的举动。
或者在同一时间内,彼此配合做一件共同想要完成的事情,比如和孩子一起做烘培,和孩子一起运动等等。
父母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才不会带着焦虑去放大孩子的行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